新闻 联系客服

浏览量

珠海拉开新一轮烂尾楼整治 东西两项目已现转机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7-05-24 17:55 | 来源:南方日报

  距离拱北口岸不到500米的一角,侨光路与水湾路交会之处,往来珠澳的游客和车辆如织,如果不是特别留心,很难相信曾几度繁华的“莲花万景城”,是一幢不折不扣的“烂尾楼”——“南区力宝”。

在离拱北口岸直线距离不到500米处,这块珠澳联系最紧密的地区,“南区力宝”项目,已经进入盘活的关键阶段。 南方日报记者 王荣 摄

  在离拱北口岸直线距离不到500米处,这块珠澳联系最紧密的地区,“南区力宝”项目,已经进入盘活的关键阶段。 南方日报记者 王荣 摄

  今年3月,在“烂尾”20年后,曾经盘活广州天河万菱汇项目的力量介入,“南区力宝”项目规划方案正式获批,打造集办公、商业、住宅、酒店等功能于一体的337米高地标性城市综合体。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成功盘活前的关键阶段。

  由于历史原因,珠海形成了不少“烂尾楼”。数据显示,像“南区力宝”这样的“烂尾楼”项目,珠海共有53处、总用地面积约为107.6万平方米。它们被视为城市“伤疤”,极大地影响了城市景观和品质。

  以“南区力宝”等项目为试点,珠海将拉开新一轮“烂尾楼”整治。日前,珠海市住规建局、市国土资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珠海市“烂尾楼”整治处理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推出多项扶持政策,激发市场力量,盘活土地资源,力争“抚平”这座城市的“伤疤”,推动城市品质的提升。

  ●南方日报记者 林郁鸿

  现状

  “烂尾楼”总建筑面积约达153.5万平方米

  从拱北沿情侣路一路向北,高端海景住宅林立于海岸,自成一道风景。然而,到了情侣北路,三海大厦三幢140米高的高楼,互为犄角之势,却在上世纪90年代“烂尾”至今。

  “2004年,项目开发商珠海东北金城的总经理戴振铎,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被捕,三海大厦因此正式宣告‘烂尾’。”三海大厦原业主邹科军(化名)告诉记者,而在此后的盘活过程中,三海大厦由于抵押、部分预售、层层查封、抵债、各级拍卖等各种原因,形成了复杂的权益人状况,尽管有过多次重组与重建的尝试,但均告失败。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历经时间冲刷之后,三海大厦曾经的白色墙体,已经斑驳掉落,30余层中只要少数楼层安装了玻璃。尽管如此,这个原规划为全海景高级商住楼的项目,仍被坊间称为“珠海最漂亮烂尾楼”。

  珠海的“烂尾楼”并不只有三海大厦。

  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期,是珠海“烂尾楼”主要集中形成期。珠海市住规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初步核查,珠海全市现有53个“烂尾楼”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10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53.5万平方米,约等于华发新城一至六期的总建筑面积。

  尽管每个“烂尾楼”的成因各异,“但主要是开发商经营不利、资金短缺等原因造成的。”北师大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院长黄伟认为,“这也反映出当时的房地产市场不健全、市场规则不够规范、政府监管有待完善等问题。”

  对于这些“烂尾楼”,珠海也一直在努力解决。“珠海近些年的房地产开发,实际上消化了不上历史遗留下来的项目。”黄伟认为,产权结构复杂,成为“烂尾楼”盘活最大的“拦路虎”。

  “就拿三海大厦为例,近年就有不下十几拨人来询问过,刚开始都雄心壮志,介入后纷纷偃旗息鼓。”上述珠海市住规建局相关负责人也认为,当前影响“烂尾楼”复工主要有四大主因,其中开发商就占了三个。

  “一是开发商因自身债务、施工纠纷、一房多卖等问题,导致项目被抵押、查封;二是开发商欠缴地价款,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复工前要补缴地价款并收取巨额滞纳金;三是开发商违法违规建设造成规划验收、竣工验收、消防验收无法通过;四是开发主体资格被吊销或注销,无法继续投资建设。”

  试点

  东西两大项目已现转机

  当清晨的阳光穿透拱北侨光路与水湾南路交会处的断壁残垣,照耀在“南区力宝”拆建工地的围栏上时,施工队伍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如果顺利,他们将在繁华的拱北口岸区域,重建一幢高达337米的地标性建筑,集办公、商业、住宅、酒店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南区力宝”可能让在附近生活多年的市民有点陌生。实际上它就是曾经繁华一时的“莲花万景城”,许多市民在此有过购物经验,但这幢地下三层、地上一层的建筑物,自1998年12月后就一直处于临时使用、停工烂尾状态。

  珠海市住规建局介绍,该项目原建设单位为珠海中宝房产开发有限公司,2011年更名为珠海力宝置业有限公司。项目在2015年迎来重大转机,珠海中宝置业有限公司在完成产权整合收购工作后,于当年正式申请对该“烂尾楼”项目进行盘活改造。

  珠海中宝置业的介入,让珠海地产圈对这块“烂尾”项目充满期待。记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开系统查询发现,珠海中宝置业由香港中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为王德雄。

  一位熟悉珠海房地产市场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广州天河商圈的万菱汇项目,曾经烂尾19年。2004年,王德雄掌管的万菱实业(广东)有限公司通过竞拍的方式接手项目,并在2010年成功将其盘活。而万菱汇的前身,就是曾与中诚广场、合银广场并称为广州三大港资烂尾楼的京光广场。”

  今年3月,“南区力宝”项目更新单元规划方案、更新单元计划和项目供地方案获得批准。“目前,项目正在按照5月10日出台的《实施意见》,办理地价款缴纳事宜。”珠海市住规建局透露,“南区力宝”有望成为成功盘活的标杆项目。

  而在斗门,皇家花园“烂尾楼”则是另一个被重点推进的盘活改造试点之一。

  在斗门井岸城区,江湾一路以南,西堤南路以西,两幢建筑形态和色彩零乱的“烂尾楼”,兀自矗立于路旁。“从1995年到现在,一烂就是20年。”井岸居民翁国华告诉记者,当年不少朋友都相中这个黄杨河畔的楼盘,无奈却成伤心地。

  同样是在今年,“皇家花园”迎来“重生”契机。由于原开发商因债务原因无法恢复建设,珠海市斗门深珠皇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15年2月申请对该项目进行重建开发;今年3月,项目规划方案正式获批,产权整合和债务清理工作目前正在加速进行。

  动向

  以政策引导更多市场力量参与

  “在政策出台前,我们实际上已结合试点项目,试行优惠政策。目前,上述两个‘烂尾楼’拆除重建项目已经完成报批手续,即将动工建设。”珠海市住规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在2020年以前,能够凝聚社会共识,撬动市场力量,推动一批“烂尾楼”实施整治。

  “《实施意见》非常接地气,其最大亮点在于扶持政策。”上述负责人在解读时表示,新政出台前,市住规建局曾多次与企业召开座谈会,以市场、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制定了多项扶持措施,“超过了现有的其他城市更新政策,也就是说‘烂尾楼’项目还可以额外享受诸多政策优惠。”

  在此次新政出台后,“烂尾楼”盘活改造将获得五大政策优惠。其中,符合相应情形的项目,均可按照基准地价标准计收应补交的地价;对于采取续建、拆建方式处置的划拨土地,可以先按原用途完善出让手续;不仅是拆建项目,续建项目也可享受土地年限重新起计;而设计增加住宅的盘活项目,则无需配建公租房。

  “属地区政府还可设定相应的规费补助等奖励措施,根据项目处理情况予以扶持。”珠海市住规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扶持政策的目的在于为‘烂尾楼’整治注入一针强心剂,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在调动市场力量推进“烂尾楼”整治之外,政府的角色定位也更加明晰。

  “对于未能自行实施,也未能引入市场主体实施的‘烂尾楼’整治项目,政府将适当介入。”上述负责人表示,政府介入的项目主要分为3类。其中,考虑到市容市貌和安全,对于短期内难以盘活的项目,将由业主委托专业单位采取安全加固措施,或实施环境绿化整治或拆除。不按要求履行的,属地政府也可按照“无因管理”的法律制度,代为履行。

  而因公共利益需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调整等原因,需由政府收回的,也可通过行政途径处理,如政府实施征收。此外,在与土地使用者协调一致的前提下,政府可通过解除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达成收地协议的民事途径方式处理。

  在《实施意见》出台后,珠海53个“烂尾楼”项目有望进入加速整治阶段。黄伟表示,目前珠海中心城区土地越来越少,“烂尾楼”项目在盘活的进程中,还将享受更加优惠的城市更新政策,这些因素都将激发市场力量的积极性。

  “加快推进‘烂尾楼’整治,不仅将盘活土地资源,从供给侧促进珠海房地场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将抚平历史遗留下的‘城市伤疤’,极大地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完善城市功能。”黄伟说。

  ■珠海“烂尾楼”区域分布图

  香洲区

  烂尾楼项目19个

  总用地面积31.8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51.9万平方米

  金湾区

  烂尾楼项目26个

  总用地面积44.8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47.6万平方米

  斗门区

  烂尾楼项目4个

  总用地面积26.3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48.3万平方米

  高栏港区

  烂尾楼项目2个

  总用地面积3.4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

  高新区

  烂尾楼项目2个

  总用地面积1.3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

网友吐槽

推荐阅读

山西播报

友情链接

新闻 游戏 旅游 教育 时尚 房产 汽车 娱乐 体育 科技 财经 健康

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72小时内与时时山西网联系 客服QQ:2697148079

2016 时时山西网 版权所有